【品鉴和挑选】搞定熟茶超简单

更新于:2022-11-24 15:59 作者:正云/何香

之前几期分享中,我们聊了普洱茶的生熟之分、熟茶工艺、功效和适饮人群。对上述内容感兴趣的茶友,可以直接点击回顾。

搞懂国标·入门普洱

熟茶基本篇:工艺、功效

【科学饮茶】你适合喝熟茶吗?

 

嗯,了解熟茶的各种好之后

心动的你

就会进入品鉴和选购阶段啦

怎么挑选,才能挑到性价比最高的熟茶?

我手头有熟茶,怎么知道它好不好呢?

喝茶时候人家说的香气、汤色、滋味,怎么喝出来的?

是的,这些关于挑茶、买茶、喝茶的问题

就是今天要聊的。

普洱茶的国家标准《GB-T 22111-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 标准》中,对茶叶的品质有系统的品评方法,主要通过2个大点:

一、外形(包含四项因子)

二、内质(包含四项因子)

进行综合评价。

这套标准也是日常品饮和选择的宝典,一起来了解吧~

一、外形(包含四项因子)

(一)条索

好:紧结、重实、金毫显露。

劣:粗松、轻飘。

小知识:与单一“以嫩至上”的绿茶不同,普洱熟茶的原料来源很丰富:有最细嫩的芽头宫廷;也有等级最老的,以梗和老叶黄片为代表的枣香派;还有以前只是发酵副产物,现在却很受欢迎的老茶头、碎银子等等。它们各具风味和韵味,在选购和品鉴的时候可以作为风味的辅助参考,但并不绝对代表一款茶的品质优劣噢。

(二)色泽

好:色泽红褐、均匀。

劣:色泽干枯、花杂。

小知识:颜色不均一,或者发白、长有霉点、黄点的茶,很有可能是仓储过程中受过污染。

(三)整碎

好:条索完好度高,(均)匀整(齐)。

劣:断碎多,甚至有碎末(选料粗糙)。

(四)净度

好:干净,无非茶类夹杂物。

不应含有编织袋、头发、动物毛发等异杂物。

二、内质(包含四项因子)

(一)香气

好:陈香纯正,有的熟茶还会有糯香、枣香、参香等愉悦香型。

劣:含有闷味、霉味或其他异杂味。

小知识:

(1)有闷味或酸馊味的熟茶,可能是在发酵过程中温湿度没掌控好;

(2)有霉味的茶,基本是受过潮了;

(3)有异杂味的茶,可能曾经紧挨着化妆品、食物等气味浓郁的东西一起存放。

扩充了解:关于闻香的那些事。

香气是茶叶鉴赏中特别重要的一个因子。

闻香,闻的是干茶香气、洗茶和冲泡过程中的盖香、茶汤香气、空杯香气等。

洗茶之后的空杯香,是鉴别香气的好时机之一

说到空杯香,就得先解密行家操作之——摇一摇。

很多人在闻杯香的时候,喜欢“摇一摇”之后再反复闻?这是因为除干茶香气外,其他种类的香气会在热闻、温闻和冷闻(即冷杯香)中呈现不同的状态。

热闻的时候辨别有没有杂味、温闻的时候辨别香气的类别(陈香、木香、栆香等)和浓郁程度、冷闻的时候判定香气的持久度。整个过程为了让杯子或者盖子快速降温到理想状态以闻香,就可以通过“摇一摇”来实现。

不过,“摇一摇”这个专业流程,还需要搭配正确的闻香方法才行呢。

闻香的方法,是呼出一口气之后,将准备闻香的干茶或者杯子靠近鼻子(注意,不要贴上去了),吸气闻香之后,迅速拿开干茶或者杯子,避免将自己的气息呼入。不然,下一位闻香的茶友,很可能就会被您的气息迷惑咯!

是的,茶叶超强的吸附性,就算只是空杯,也会吸附各种味道。这里也为咱们的茶叶仓储提个醒,注意保护茶香,远离异杂味。

洗茶闻香之后,自然就是冲泡看汤色啦。

(二)汤色

方法:茶汤放在透明的玻璃公道杯中,选择有光源的地方逆光观看。

好:汤色红浓透亮。

劣:汤色浑浊(注意区分情况),酱油汤。

小知识:多种原因都会导致汤色浑浊,其中这几种属于正常情况。

(1)刚发酵好的熟散茶(1-3年之内),由于含水量还较大,转化一直在进行造成茶性不稳定,故头几泡茶汤会有浑浊,只要四五泡之后,茶汤逐渐变得透亮者属于正常。

(2)紧压过的茶饼、茶砖等解散的时候撬得太碎,也会导致汤色浑浊。

(总是把茶撬太碎?或者不知道怎么撬?关注公众微信就好啦,点击【茶学堂】菜单有撬茶视频噢)

(3)宫廷之类比较细嫩的茶毫毛多。如果在冲泡过程中,注水过猛或者翻动过茶叶,也可能产生浑浊。

而下面这种情况,就要多加注意了。

由于仓储不当受过潮的熟茶,或者发酵控制不好,泡出来会呈现浑浊或者类似酱油浓而不透的茶汤。这种茶闻起来喝起来都会觉得不舒服,碰到这种情况,就要慎选了。

如果香气和汤色都过关了,那么就可以进入最重要的滋味品鉴啦。

(三)滋味

好:茶汤粘稠、醇厚、饱满、有回甘。

劣:茶汤入口寡淡无味、苦涩重,甚至“锁喉、挂脖”(注意区分情况)。

小知识:同样的,很多原因会导致喉咙不舒服,但这几种属于正常情况。

(1)刚出堆的熟茶,发酵“火气”重,处理方法是仓储一段时间,待火气散去再品饮;

(2)干仓储藏多年的老茶,未经醒养就开喝也会有燥感。处理方法是撬开醒养一段时间后再品饮。

但如果是由于仓储不当已经霉变;或者尚未霉变,但经历过高温高湿,造成快速、不均匀转化的茶则不宜品饮。(这类茶通常香气也是异常的,可结合辨别)

品完滋味,一泡茶基本完成了它的使命。但很多老茶友还喜欢看叶底(茶渣),这是为何呢?

(四)叶底

好:叶底褐红,柔软有活性。

劣:叶底花杂或泥化。

发酵工艺控制得好,叶底柔软有活性。

这样的茶,更具品饮和收藏价值。

最后

最后

如果看了这篇分享,还是不太明白里面所提到的。

那么不要着急,因为还缺少一个绝好的方法:

“喝多识广”

理论结合实践,建立起对茶的认知和记忆库,

就不是明白不明白的层次啦,

而是想不专业都难噢~


■   编辑/正云  摄影/何香